雅昌艺术网 |艺术家网首页 | 论坛 | 博客 | 艺搜
 
 郭延民
 http://guoyanmin.artron.net/
 
  搜索:
 
中国体育摄影的掌门人——郭延民
 
作者:雅昌摄影  发布时间: 2016-07-25 16:20:59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郭延民就书面提出了“相机多点对焦”理论,把照相机一百多年以来的取景对焦从中心一个点,发展为“多点对焦”,为照相机的升级换代,以及摄影技术的普及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佳能、尼康等单反照相机采纳了“多点对焦”技术后,极大的方便了广大专业摄影记者和业余爱好者摄影时的取景构图和迅速对焦。



《飞身上马》1984年3月摄于北京国际体操邀请赛


  佳能公司专业市场部经理对新华社资深体育记者说:“‘多点对焦’是郭老师发明的,他幸亏没有申请专利,如果要是申请了专利,佳能每生产一台相机就得给他一份钱!”


  新华社原驻欧洲的离休的资深记者徐必华说:“我原来以为‘多点对焦’是欧洲人发明的,原来是你发明的。老郭呀,你丢了一个亿万富翁啊!”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位卓有见识的摄影大咖的摄影人生。



《飞身过杆》1990年,北京亚运会男子撑杆跳高决赛中,梁学仁在第六次试跳中飞身跃过5.62米的新高度,获得冠军并打破亚洲纪录。



《奋勇争先》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男子跨栏名将于志成在比赛中成绩斐然。


  几十年来,他亲身经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体育摄影发展的全过程,从业余体育摄影投稿,到专业体育摄影记者,直至中国《体育画报》主编,中国体育报社副社长,中国体育摄影学会主席,他对中国体育摄影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也对中国体育摄影发展的历史了若指掌。



《飞鹰》1986年5月中国青年报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上,英格兰队前锋突破中国队守门员的防守。



《得分在望》1989年摄于亚洲男子手球锦标赛



《盘根错节》1983年6月北京长城国际足球邀请赛上,刚果队门将奋力出击,瓦解了加拿大队的进攻。


  二三十年前,郭延民就有获奖专业户的美称。至今,仍有很多获奖作品让人们记忆犹新,很多中青年摄影师都是看着郭延民等摄影大家的体育摄影佳作成长的。在中国体育摄影界,能拿到的最高荣誉他几乎都拿到了,真是不服不行啊!



《万里同志打网球》1983年2月摄于北京先农坛网球馆



1989年“足球博士”苏格拉底来到中国,在沈阳举行的比赛中,他的劲射被中国队门将傅玉斌双拳击出。



《双龙戏珠》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比赛中,北京国安队队员南方和深圳队外援运动员空中拚抢,如双龙戏珠一般。



《手下留情》摄于1991年9月唐山市全国城市运动会


  1981年,36岁的郭延民才调到《体育博览》,走上专业体育摄影的道路。1985年,他更是幸运地赶上中国申办奥运会的东风,奉调进入梦寐以求的体育报社,风华正茂的郭延民如鱼得水,不知疲倦地奔波于全国重要的体育赛场。



《执法如山》摄于1986年中国青年报杯国际足球邀请赛


  三十年前,中央级的纸媒只有七报一刊(例如《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体育报》也位居其中,自然风光无限,倍受关注。由于竞技体育竞争激烈,动人心魄,体育比赛的摄影作品真实,瞬间精彩,因此,广受全社会各界的喜欢。不少中央领导关心中国体育的发展,也非常喜欢竞技体育项目,喜欢《体育报》,****主席曾亲自为《体育报》题写刊名。



《捷足先登》20世纪90年代中期,马拉多纳率队访华,在与北京国安队的比赛中,遭到国安小将邓乐军的顽强阻拦。


  20世纪80年代,拿照相机拍照,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尤其是一般人根本无法涉足的、身跨“长枪大炮”的体育摄影记者,更是高高在上的摄影明星,被很多人誉为“无冕之王”,实在是牛!20世纪80年代,又是一个摄影比赛拼真本事的时代,郭延民常常出手就获奖,而且是大奖。1986年,在第三届全国足球摄影比赛中他竟然两幅作品同时获得一等奖,让人好不羡慕嫉妒恨哟!可是,多少人至今也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绑架防守》1994年在中国足球联赛中,国安队吴春来接应队友的角球时被对手牢牢控制。


  郭延民是一个有思想的体育摄影记者,他一直坚持新闻记录和艺术表现并重的摄影观念,想方设法把照片拍得耐看,有趣味,给受众视觉上带来强烈的冲击力,这样的照片才能更受读者欢迎,才能更利于媒体广泛传播。



《飞驰电掣》摄于1987年亚冬会男子速降比赛



1965年3月,年青的郭延民是一位优秀的北京滑翔飞行队教练员。图为郭延民在西郊机场北京市航空俱乐部飞行滑翔队宿舍前留影   李鸿烈摄


  郭延民自幼喜爱书法、绘画,13岁时就考入北京少年宫美术组,虽然后来没有在此领域发展,但是骨子里对艺术美有一种强烈的酷爱和追求。从事体育摄影后,一直重视画面美的表现。他认为,一张优秀的体育摄影作品,应该做到新闻性与艺术表现完美地统一,要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有更高的观赏价值,才能成为传世佳作。同时,郭延民也充分发挥摄影的自身规律,努力通过神态、形态,来展现运动员的复杂心理活动,使体育摄影更具有人情味,更能揭示出体育运动的内涵和本质。郭延民既重视赛场上的比赛场面,也留意赛场下的意外偶得,难怪他的作品广受欢迎,难怪他的体育摄影作品屡屡获奖。


  回翻二三十年前的报刊杂志,球类比赛照片必须要有球的图解式照片广泛充斥其间,领导规定,编辑要求,使得绝大多数摄影记者为了完成报道任务,只注重能发稿的套路图片拍摄,成为体育摄影的工匠。今天看来,当年的体育摄影指导思想的确有些落后,大大限制了当时的体育摄影的丰富性表现。



《超级火锅》1985年北京国际女篮邀请赛中国与日本队比赛中,中国队亚洲第一中锋陈月芳给了日本队前锋一个“超级火锅” 。



《虎威》1992年庄晓岩在第25届奥运会女子75公斤以上级决赛中,战胜了古巴的世界冠军罗德里格斯,为中国队获得了第一枚女子柔道奥运金牌。



《最后的防线》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一次国际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运用头球攻门。


  拍到独家新闻,是每个体育摄影记者的渴望,但是,中国特有的体育报道模式,很难做到一家独享,只能更多地在运动瞬间、拍摄角度、拍摄场所上多下工夫,甚至要利用好中场休息,退场后晚走的机会,拍到“独家”新闻。这方面,郭延民有太多的故事可讲,有的故事真是惊险异常,匪夷所思。1992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的采访中,郭萨马延民居然混进了警卫重重的主席台上,近距离拍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陪同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入场的镜头,拍到卡斯特罗向本国运动员激动地挥手致意的镜头,拍到中国运动员齐刷刷向主席台嘉宾致意的独家镜头。很多人可能会把这个故事当作偶然发生的巧遇,可是,听完郭延民的介绍,我们相信这完全像是一个美国大片似的精心设计。从最后一个离开记者村的坐车时间、到进场后的安检人员心理分析;从偷藏起记者证的举动,到西班牙语问好的提前练习;从一次次混过警卫的技巧,到给主席台身边人员分发小礼品沟通感情,郭延民为独家拍摄一步步铺垫成功,最终得到许多独有的镜头,不得不令人佩服。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上,西班牙国王和王后挥手致意。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上,一直脸色阴沉的卡斯特罗突然站起,异常兴奋、激动不已地向入场的古巴运动员连连挥手致意。



《祖国在我心中》1992年中国体育军团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取得辉煌成绩,健儿们在闭幕式上高举五星红旗,欢庆胜利。


  抓住绝佳的体育摄影瞬间美,曾是我们最佩服摄影师的理由。二三十年前,中国穷,体育摄影记者胶卷少,优秀的摄影记者都有一手过硬的本领,靠“点射”或少量的“连发”,就能将最佳瞬间捕捉到位,既有新闻的时效性, 又有艺术的观赏性,让观众眼亮,让价值珍贵。


  郭延民对此深有感触:体育摄影记者要了解运动项目的规律,要熟悉运动员的个人特点,要敢于站位独特的角度,善于控制好快门的施放时机,就能把绝佳瞬间拍到拍好。他到全国各地介绍经验时,反复告诫年青体育摄影记者,不要象打机关枪似地乱按快门,不了解运动项目,站位不对,单靠乱打乱撞是拍不出真正优秀的体育摄影作品!



《马失前蹄》  美国著名女子短跑名将德佛斯是当代最伟大的田径运动员之一。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跨栏决赛中一路领先,不幸,她被最后一个栏绊倒,摔倒在终点线上,与成功失之交臂。



《如此防守》  1990年对韩作战保持全胜的中国女篮,却在亚运会女篮决赛中输给了韩国队。此役,韩国队采取杀伤战术,不惜用犯规的招数看死了郑海霞。


  的确如此,我们今天很难再为精彩的体育摄影佳作鼓掌了,我们相信很多优秀体育照片都可能是数码相机“狂轰烂炸”偶得的,其拍摄难度和几十年前没法比了。虽然有些瞬间更奇更特,但是很多画面的思想内涵明显单薄,很多作品透着厚厚的浮躁气息,令人堪忧。



《棋后的皇冠》谢军首次夺得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异常兴奋,突然,她把象征皇冠的冠军奖杯高高举过头顶,郭延民顺手按下快门,抓拍到这个独有的精彩瞬间。


 


  1985年在中国美术馆领取1984年全国好新闻摄影奖     摄影师佚名


  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全国十佳体育摄影记者、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中国体育摄影五环金像奖等顶级摄影成就,让郭延民名扬四方。1992年后,46岁郭延民走上领导岗位,先后任《中国体育报》社摄影美术部副主任、主任、报社副社长等职,2002年4月,当选中国体育摄影学会主席。他的任务逐渐转到培养体育摄影新人,带领团队共同前进的方向上;转到组织大型体育摄影活动,评选优秀体育摄影作品,指导全国体育摄影事业发展的任务上。



1997年,在上海第八届全运会上,郭延民将一张2008号全运会纪念卡,送给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并且对他讲:我相信2008年奥运火炬一定会在北京点燃。萨翁听到后非常高兴,与郭延民合影留念。



1992年10月郭延民应邀出席美国摄影学会第52届年会,他热烈祝贺103岁高龄的摄影大师郎静山获得美国摄影学会终身成就奖。    李炽玲摄



1992年10月郭延民应邀出席美国摄影学会第52届年会,他选送的4幅作品均入选国际沙龙,其中《得分在望》获得美国国际摄影沙龙大奖(美国摄影学会奖)。    李炽玲摄



奖章



郭延民应邀在美国摄影学会第52届年会上举办了个人体育摄影作品展,前美国摄影学会主席帮助布置影展后与郭延民合影留念。       李炽玲摄


  二十多年来,郭延民担任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摄影比赛的评委,如全国新闻摄影评委、中国体育摄影评委、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CCTV央视体育摄影大赛主任评委、2008北京奥运摄影作品评委会主席,等等。郭延民主持了多个极有影响的摄影评选,如他主持的“ 国际奥委会摄影大赛(中国区)比赛”,选送的五幅作品在国际奥委会全球总评的三个一等奖中,获得两个一等奖。只要有时间,郭延民都愿意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努力传播正确的体育摄影理念,为中国体育摄影的发展鼓劲加油,启发体育摄影后起之秀。



2008年11月郭延民任2008北京奥运摄影大赛评委会主席,主持摄影作品的评选活动。  人民摄影报供稿



2007年在首都图书馆奥运文化大讲堂上做优秀体育摄影作品赏析的演讲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向北京奥运摄影讲师团团长郭延民颁发证书



2004年,在中国当代十大杰出体育家评选暨颁奖大会上致词。


  2012年,中国体育摄影学会与《文明》杂志合作,联合评选百名“中国体育•杰出摄影家”,并制作了《中国体育记忆》专辑,通过体育摄影家的优秀作品,表现中国体育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向全国人民展示中国体育摄影的成果。



《中国体育记忆》专刊


  如今,蓬勃发展的中国体育摄影让世界惊叹,器材世界一流,最新的设备只要一出,马上就能在中国看到。很多新闻媒体也越来越注重图片的运用,经常把图片放在头版最显要的位置。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体育摄影记者能够进入国际赛场采访,更多的体育摄影人才脱颖而出,在国内外重大摄影比赛中拿大奖,身为中国体育摄影学会主席的郭延民百感交集,他们这一代人奋斗一生,苦得值,累得值!



《比翼齐飞》  2013年摄于北京天坛公园


  同时,郭延民欣喜地看到,中国群众体育摄影正如火如荼地向前发展,也有效地促进着中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发展。现在,运用手机拍体育的比比皆是;业余爱好者使用的摄影器材比报社记者还要好,都是中国体育摄影可喜现象。



《南拳》


  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不断蓬勃发展,随着高学历的中国体育摄影记者不断走向世界,中国体育摄影必将更快速、更高水平的发展。


  中国体育摄影学会主席郭延民,将一生的心血投入到体育摄影中,成绩斐然,影响广泛,不愧为中国体育摄影的好掌门人。

 
(新闻来源:艺术家提供)